“煙索”捕毛蟹——消失的老行當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11 8:07:44 作者:吳壽瑛 瀏覽量:141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我有一個靠取魚為生的哥哥,上世紀60年代初,他們全家8口人在安徽蕪湖市一個叫裕溪口的地方,扳罾打籪,靠取魚養(yǎng)活了一家人。多年后,因船小人多,生活不便,于1968年春舉家返鄉(xiāng),參加生產隊勞動。
秋天到了,開始收割早稻。生產隊打谷場靠近莊前的南港河。這條東西向、長約7公里的河道,就在東邊不遠的地方流入三陽河,正好在莊前面拐了個彎。哥哥憑他多年取魚的經驗,確認這彎道口是個取魚弄蟹的好地方。因為沒有取魚工具,只好等待生產隊收割早稻后,有打場脫粒后的稻草可以利用。
第一場稻草曬干了,他便動手干起弄“煙索”捕毛蟹的行當。河蟹以前人們不叫它“大閘蟹”,見它爪子上長著絨毛,大家都叫它毛蟹。
國慶節(jié)前后是毛蟹順水而下爬行的季節(jié),哥哥對我說,這個季節(jié)毛蟹會一直不停地順水向東爬去,直至東海邊淡水與海水交界的地方過冬;利用它的這一特性,設煙索于河底是攔截、捕捉毛蟹的好方法。
煙索的制作很簡單,用曬干的軟稻草(當年的早稻草是相當柔軟的,可用它來鋪床和作冬天的牛飼草)滾成粗粗的“草滾”,再把兩根粗草滾絞成一根粗草繩,一般制成后的粗草繩直徑可達10公分。將制作好的粗草繩圍成圈堆起來。一圈比一圈小,疊成高高的垛子,像個空心小寶塔。在草塔空心里面放一堆干碎草屑,點火讓其燃燒,只冒濃煙不見明火。經過一天的煙熏,粗草繩垛由金黃色變成黑褐色,捕蟹用的煙索便制成了。
太陽快落山時,將煙索用船從河對岸慢慢地沉入水中、直至河底,形成一道河底煙索埂。在河岸這邊緊靠煙索旁挖一個深、闊各50公分的小方塘,四周用塑料布貼好,并在旁邊搭一個小草棚子,點一張馬燈,捕蟹人住在里面,守株待兔,只等毛蟹爬進塘里來。
毛蟹夜里爬行多,當它靠近煙索時有一股濃煙味,便不敢過去,而是順著煙索向河岸上爬行。剛上岸,爬到比較滑的塑料布上,便滑入小方塘內,捕蟹人輕而易舉地將它網入蟹簍內。一夜下來,一般能捕捉10多斤,高峰時能捕三四十斤。
那時的毛蟹不值錢,記得零賣時是一元錢四斤,每斤只有二毛五,偶爾遇到上海人回來探親,能賣個好價錢。人們對吃毛蟹不太感興趣,因為它殼硬帶刺,抓它時張牙舞爪、戳手戳腳,吃它時戳嘴戳舌、費工費時。雖味道鮮美,但黃膏和肉不多,不如吃魚蝦那樣爽快。
有一天母親飯后沒事,想為我們改善伙食,她到哥哥那里弄了幾斤毛蟹,放在鍋里煮熟后,用她的銀耳扒及剪刀做工具,掏了一下午的蟹黃蟹肉,又買了兩三斤豬板油,熬制成一小盆蟹黃豬油。那些時家中汪豆腐、煮面條,都要挖上一勺蟹黃油,吃起來味道鮮美了許多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